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您现在的位置:漫话香江 > 正文

特稿|香港罗素街十年沉浮
2015-10-29 19:57:39      来源:财新网 杨砚文       分享: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十年前的铜锣湾罗素街并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

这条全长仅250米的小路在近几年被称为“全球最贵街道”,2012年,这条街上的商铺以每年每平米平均租金2.1万美元的“天价”贵绝全球,远超美国纽约第五大道以及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道。

但十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有电影院、银行、中档价位的服装品牌以及物美价廉的云吞面。然而,随着香港于2003年启动针对部分内地省份游客的“自由行”计划,罗素街上的各色店铺逐渐被清一色的奢侈品取代,正如缩影一般见证了香港零售业“黄金十年”。

化妆品店数量暴涨1975%

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2003年全年访港人数为1554万人次,而到2014年,这一数字已经上涨近四倍,达到6084万人次,其中内地游客占77.7%。

另据全球最大商业房地产服务公司世邦魏理仕数据,2003年至2014年间,中环、铜锣湾、尖沙咀以及旺角的临街商铺的租金暴涨213%,化妆品、皮具用品及钟表珠宝业在香港的分店数量分别暴涨1975%、62%及29%。2004年,香港零售业销售总额为1910亿港元,其中80%由香港居民贡献,内地游客消费仅占14%,而到了2014年,香港零售业销售总额达到4930亿港元,香港居民的消费占比降至58%,内地游客则增至38%。

目前,零售业已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香港10%的就业人口从事零售行业,零售业占香港GDP的4.3%。

香港成为当之无愧的“购物天堂”,但这里的街道也变的“千篇一律”,无论走到哪里,映入眼帘的总是化妆品、皮包、珠宝、手表品牌。

过度依赖奢侈品消费令香港的零售业变得有些脆弱。自2014年以来,随着内地政府加大反腐力度、内地香港矛盾激化以及日、韩游的日益火爆,零售业行情急转直下。

如今走在铜锣湾、尖沙咀或是中环街头,崭新的广告牌与冷清的店面形成突兀对比,一间间装修奢华的商铺里空空荡荡,店员三三两两的站着闲聊,前几年“人山人海”、“买奢侈品似赶集”的盛景全然不见。

香港入境处的数字显示,今年10月1日至7日入境的内地旅客增长2.3%,然而,对香港的零售业而言,这似乎“无力回天”。

备受内地游客喜爱的折扣化妆品代理莎莎国际(0178.HK)今年十一黄金周的销售情况远逊去年同期。根据莎莎国际公布的今年10月1至7日的销售数据,港澳市场营业额同比下跌10.4%,同店销售额下跌8.7%,这是自今年春节之后,莎莎国际第二个销售业绩下跌超过10%的假期。

奢侈品以及珠宝名表店的情况更加不利。

罗素街上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的一名店员告诉财新记者,与今年前几个月的惨淡情况相比,能感受到“黄金周”来香港的内地游客多了一点,“但完全没法与往年相比”。

“前几年十一、五一这种假期,整个商店里都站满了顾客,有些品牌会控制店里的人数,让顾客在门口排队,我们没有这种措施,所以(当时)店里挤满人,我们都忙不过来,因为顾客实在是太多了,没有办法服务到所有人,”这名店员表示。

同一条街上,珠宝品牌周生生的一名店员告诉财新记者,与其它行业相比,其实珠宝店遭受的冲击更大。“我们大部分顾客都是内地游客,铜锣湾是香港内地游客最多的地方,所以销售情况已算不错,其他店的一些同事都在担心会不会出现结业裁员,”她说到。

而太子珠宝钟表的一名店员则有些无奈。“其实这几年很少有香港人买表,外国人更少,我们的顾客基本100%都是内地人。现在市况不好,我都不知道这么多店的表还可以卖给谁,本地居民并不需要这么多珠宝、钟表店,”她表示。

世邦魏理仕香港商铺服务部执行董事连志豪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指出,访港游客增加,但销售情况却不甚理想,很大程度上与内地游客赴港消费的需求结构正发生变化有关。

“在过去十年里,其实只有内地游客来香港买很多奢侈品,来自欧洲、日本的游客并不会大量采购这些产品。如今,内地游客也开始变得更加成熟,消费态度回归合理水平,很多人来香港‘深度游’,更青睐大众化的时装以及品尝香港的饮食,所以体现在奢侈品上的销售数字就变得不太乐观,”连志豪表示。

此外,一名外资投行的消费品分析师告诉财新记者,香港奢侈品零售情况表现不好也与内地的反腐政策以及经济增长放缓有关,这促使一些内地游客的购买力有所下降,此外,欧洲的奢侈品价格更具吸引力,因此太过依赖奢侈品消费的香港零售业出现衰退。

“其实今年在欧洲股市,‘中国游客’概念的股票都表现的很好。十年前,内地游客来香港会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但现在内地的有钱人都已经来过无数次香港,大家都很清楚,各种东西在全球哪些国家最便宜,再加上今年十一黄金周其实很多人来香港只是过境转机,所以出现了‘旺丁不旺才’的情况,”他说到。

租金骤降 中档品牌回归

不过,零售业销售下滑似乎并不是一件坏事。目前,香港的商铺出现大规模的减租潮,一并迎来的是还有中档品牌在久违之后重回核心商圈。

今年8月31日,轻奢品牌Coach突然宣布,提早两年结束了其位于中环最繁华地带的旗舰店,新业主是运动品牌阿迪达斯。据土地资料处数据,新租约为每个月434万港元,较Coach先前560万港元减少22.5%。

“全球最贵”的罗素街也有两间店铺迎来新租户。从瑞士名表品牌积家接下罗素街18号的是平价化妆品折扣店colourmix。土地资料处的数据显示,新租约为每月70万港元,为期三年,较此前的175万港元暴跌60%。同街8号商铺的新租户则是化妆品代理卓悦,月租也较此前英皇钟表珠宝的276万港元减至160万港元。

此外,铜锣湾白沙道5号则由此前的苹果产品经销商转租给运动品牌Nike,租金下降10%;波斯富街78号、80号及82号地下A号舖的租客则由周大福转予恒生银行。

至于罗素街“铺王”——由英皇钟表珠宝承租近12年的罗素街59号至61号地下B1至B3号商铺则于9月中旬结业,目前空置已近一个月。

连志豪指出,目前无论是游客还是本地消费者都对香港中档市场产品的需求比较稳定,因为市况不好致使商铺租金下调,也令中档品牌有机会重新回到核心商区,这种趋势无疑会使香港未来主要商圈的品牌变得更加多元和平衡。

世邦魏理仕香港、澳门及台湾研究部主管陈锦平则预计,未来五年内,香港零售业的需求主导将由以往的高端消费品转为中档市场品牌,本地居民消费占零售市场销售的份额将重新上升,香港的零售业对内地游客消费的依赖程度也将有所减少。
 

 

“过去十年里,香港的零售业享受了太多内地游客采购奢侈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于内地游客来说,香港未来依然会是‘购物天堂’,但来不来买奢侈品就是另一个问题了,”连志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