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您现在的位置:鄂湘紫荆情 > 湖北 > 正文

擺手舞:土家族歷史文化的絢麗畫卷
2014-12-28 20:31:06      来源:紫荆杂志 作者: 高丽君       分享:


                                                                 
                          2010年, 恩施自治州来凤县 土家摆手舞跳进世博园

 
    擺手舞是土家族世代傳承的一項傳統舞蹈,距今已有1200年歷史,以湖北恩施自治州的來鳳,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龍山、永順為主要傳承地,在鄂、湘、渝交界的酉水流域廣為流傳,影響巨大,並以中華優秀文化一部分享譽海內外。
    擺手舞曾於五十年代跳進中南海,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的讚賞。2800年,擺手舞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擺手舞內涵豐富,是土家文化的凝聚與積澱,也是土家族人團結興旺的象徵,更是土家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顯著文化標誌之一。“紅燈萬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土王宮人如海,共慶新年擺手歌。”這是清代詩人對土家族擺手舞的真實寫照。
 
 擺手舞承載厚重歷史文化資訊和文化空間
 擺手舞土家語叫“舍巴” 或“舍巴巴”,其充分體現土家族歷史的變遷、英雄偉業、農事勞作、生活習俗,具有顯著的土家族特質和濃厚的土家風情韻味。擺手舞不僅是土家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土家族藝術人生的百科全書。
 據《湖廣通志》記載,五代時來鳳即有擺手舞流傳。來鳳縣百福司鎮舍米糊村茶堰坪保存有中國現存最早的擺手堂,被稱為“神州第一堂”。同治本《來鳳縣誌》卷三十二轉載《湖廣通志》記載說:五代時“施州漫水寨有木名普舍樹,普舍者,華言風流也。昔覃氏祖於東門關伐一異木,隨流至那車,復生根而活,四時開各種百花。覃氏子孫歌舞其下,花乃自落,取而簪之。他如往歌,花不復落,尤為異也。”這段歷史生動記述了土家族祖先圍著普舍樹跳擺手舞的情景,很具歷史性和神秘色彩,足以說明擺手舞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資訊和廣闊的文化空間,表明其具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特質,在中華民族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價值和意義。
 
擺手舞發源地來鳳舍米糊村是來鳳縣百福司鎮一個原汁原味的土家村落,東與湖南省龍山縣比鄰,西與重慶市酉陽縣接壤,有“一腳踏三省”之稱。舍米糊是土家語,意為“陽光照耀的小山坡”,本地人又稱舍米糊是“猴子多的地方”。舍米糊村落盤山而建,民居集中,民風淳樸,風味濃厚,景色迷人,屬典型土家族山寨。
 
舍米糊村民居保持完好,住房基本上是黑瓦木制結構的吊腳樓,在“百十”路通往村子的路口遠遠望去,層層梯田與整個村落都壓人眉睫,古樸獨特,甚為壯觀。隨著裊裊升起的炊煙籠罩,整個舍米糊村掩映在朦朧的神秘色彩中。
 舍米糊村的擺手堂,是目前來鳳土家族集居區保留較完整的一座物質文化遺產。據考證,這座擺手堂建於清乾隆年間,距今有近三百年歷史。雖然擺手舞傳承千年,但發展並不平衡,以舍米糊村為例,當地的擺手舞只有三百多年歷史。這是因為,儘管擺手舞歷史悠久,但並沒有得到歷代統治階級重視與利用,更談不上發展普及,只是由彭氏家族作為一種祭祀活動,幾經滄桑仍保持原始現狀。新中國成立後,來鳳卯洞成立了民族文化館,具體指導卯洞群眾文化活動,館裡的文化工作者經常深入舍米糊村調研民族文化工作,通過同吃同住、同勞動、同歌、同舞、同娛樂才發現,該村保留著一套原始、粗獷、古老的擺手舞,並很快掌握了擺手舞的傳承歷史、性質、作用、套路和動作,並通過擺手舞老傳人的講述與表演進行記錄,編寫一套完整文字資料,受到民俗專家認可。因此,擺手舞很快傳播開來並發展成為今天的文化品牌,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原生态摆手舞         沈鸿俊摄
 
擺手舞源於土家族人生產生活實踐
來鳳擺手舞動作質樸剛勁,粗獷清新。這種舞蹈形式來源於土家先民的生產生活,是一種生活化、風俗化的藝術,也可說是藝術化的生活。其動作主要有“單擺”、“雙擺”、“迴旋擺”等十多種,特點是順拐、屈膝、顫動、下沉,甩邊手、走同邊腳。其表現內容有農事、狩獵、生活、軍事、宗教等。其主要伴奏是鑼鼓,有時有擺手歌穿插其間,是歌、舞、樂渾然一體的藝術。
 如狩獵舞表現狩獵和摹擬禽獸活動姿態,包括“趕猴子”、“拖野雞尾巴”、“犀牛望月”、“磨鷹展翅”、“跳蛤蟆”等十多個動作。比如“磨鷹閃翅”就像磨鷹在天上飛,那些小麻雀在地下不敢吃農作物。農事舞主要表現土家人農事活動,有“挖土”、“撒種”、“紡棉花”、“砍火渣”、“燒灰積肥”、“織布”、“挽麻坨”、“插秧”、“種包穀”等。
 
 
    土家擺手舞是現實生活的高度概括與總結,每一個舞姿、每一個動作,都有自身民族的獨特藝術風格,活躍粗獷,奔放大方,浪漫精彩,輕鬆自如,如同一朵鮮花,散發著濃郁芳香和生活氣息;凝聚著民族之魂,閃耀著燦爛光輝。
 
擺手舞社會傳承傳遞著民族精神
擺手舞就像一粒種子,撒在哪兒就在哪儿生根、開花、結果。來鳳在傳承擺手舞過程中,湧現出一批代表人物,如彭昌松、彭榮子、彭昌義、彭大釗、彭承金等。恩施自治州民間藝術大師彭昌松是第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由於在擔任舍米糊村民兵連長時工作踏實曾受到李先念的接見。彭昌松從小受土家文化的薰陶,逢年過節,就跟隨祖輩學跳擺手舞,將擺手舞全部舞姿動作都掌握得非常準確。成年後,他跳的擺手舞舞姿原汁原味、粗狂有力、渾厚雄健。隨時光流逝,老一輩擺手人日益稀少,彭昌松一輩接替弘揚,並且把擺手舞跳得更加完美盡致,成為舍米糊擺手舞出類拔萃人物。彭承金,人稱“土家鼓王”,少年時代就對祖輩傳承下來的擺手舞感興趣,他作為代表性傳人,動作優美大方,粗獷有力,同時擅長用左手敲擊鑼鼓,擺手舞鑼鼓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彭承金原本在外地成立了一家演出公司,但是為了弘揚擺手舞傳統藝術,他毅然回到了家鄉,並堅定表示有責任將擺手舞傳承下去。
來鳳致力擺手舞傳承與保護
多年來,來鳳地方領導和不少文化工作者致力擺手舞傳承與弘揚,使擺手舞成為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傳統舞蹈。同時,還形成了以武陵山區酉水河為紐帶的土家族擺手舞文化圈。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來鳳一直致力於擺手舞的挖掘、整理。特別是近年來,來鳳縣還作出了擺手舞5年保護發展規劃。2006年開始,當地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分別建立“湖北來鳳土家擺手舞”等民族民間文化文獻檔案室、實物陳列室、研究室和電子資源庫。另外,來鳳縣還實施擺手舞傳承計畫,對高齡民間藝人給予一定的傳承補貼,建立重點保護鄉(鎮)、村,在中小學開設《土家擺手舞》課程;實施擺手舞傳播計畫,編印《湖北來鳳土家擺手舞》等民族民間文藝叢書並公開出版發行;實施興建擺手堂計畫;制定《湖北來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對擺手舞等民族民間文化予以保護……
 隨著諸多傳承計劃的實施,擺手舞在來鳳得到更進一步普及,每逢節日人們都會跳擺手舞。首屆擺手舞文化旅遊節的隆重舉辦就是對來鳳擺手舞傳承與保護工作的一次全面考量與總結。
為實施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弘揚民族文化,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2009年5月,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經恩施自治州委州府及來鳳縣委縣府高度重視、精心準備,來鳳成功舉辦了盛大擺手舞文化旅遊節活動。上萬名土家兒女盛裝跳起擺手舞,生動再現了其恢弘的氣勢和獨特的神韻。來自鄂、湘、渝等省市近10萬群眾目睹和參與這一空前盛會,一派和諧井然,充分體現了擺手舞文化的巨大凝聚力和催人奮進的精神感召力;同時,本次活動舉辦也使土家擺手舞在來鳳得到了廣泛繼承、弘揚和普及,顯示了來鳳各族兒女團結和諧的良好社會環境。

 擺手舞走向世界
來鳳縣作為中國原生態擺手舞之鄉,歷來深受國內外專家學者及民族文化愛好者所鍾愛。然而,由於土家地區日益發展與開放,越來越多年輕人走出大山讀書、務工,生存的壓力和生活環境的變化使得他們對傳統藝術的繼承興趣明顯減弱,傳承民族文化的使命也面臨挑戰。
 為進一步弘揚擺手舞藝術,利用這一獨特的文化資源推進地方經濟發展,早在一年前來鳳縣就開始籌備來鳳 中國土家擺手舞文化旅遊節。擺手舞文化旅遊節包括擺手舞比賽、萬人擺手遊行、土家文化論壇、來鳳籍在外成功人士、知名人士故鄉行、土家狂歡夜(篝火晚會)、《擺手魂》大型歌舞晚會等活動。這些活動全面展示了來鳳土家擺手舞文化,實現文化與旅遊、文化與經濟、文化與社會發展互動融合,使擺手舞文化藝術變成一種知名文化品牌,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1998年7月,擺手舞到西歐參加“波蘭民間藝術節”及“中國文化周”活動,被波蘭同行稱讚:來鳳土家擺手舞,是東方的迪斯可,不光易學,而且舞姿優美、特色濃厚,真正能夠體現中國土家族人的民族特點。
 2009年9月,來鳳擺手舞參加上海旅遊節活動,在上海國際大都市巡迴表演,與來自世界各國(韓國、德國、巴西、印度、蘇格蘭、美國、泰國、日本、法國)等藝術表演團體同時亮相並在上海東方明珠廣場、南京路步行街、淮海中路等地進行多場表演。鏗鏘的音樂,雄健的鼓聲,擺手隊員個個落落大方,以整齊的隊形、雄壯的陣容,將擺手舞跳得剛勁粗獷、質樸大方,健美流暢,恰如一股帶著泥土氣息的清風,給都市人們以全新的感受。擺手舞隊所到之處,掌聲、叫好聲如山呼海嘯,閃光燈照眼花繚亂。四十萬上海市民第一次現場目睹了擺手舞風采。舍巴舍巴、直嘎多嘎多、銅鈴舞、蓮湘調,巴風土韻醉倒了中外遊客,也令同台獻藝的國際友人傾倒。
擺手舞在確認土家族過程中是一個重要依據,也是這個民族的重要特徵,所以它作為土家族的重要表徵為大眾所認同;同時,擺手舞在長期歷史進程中融入當地民眾的生活,成為他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擺手舞作為土家族最大的民俗文化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土家族歷史生活的縮影,一幅土家族歷史文化的絢麗畫卷。它是土家傳統文化的大彙集,從擺手舞表演內容和形式,對瞭解土家族社會、歷史、民俗、民族特徵以及文化藝術的發展演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魯迅曾說:“有地方色彩的東西,倒容易成為世界的,即為別國所注意。”
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有條件走向世界。时任来鳳縣委書記肖作文曾这样感慨:“一個民族的文化,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對生命的歷史認知和現實感受,積澱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是這個民族凝聚的心理依據、思想基礎和精神支柱。人們有理由相信,在當代中國社會經濟平穩快速發展,中華民族文化愈來愈受到重視的大前提之下,土家擺手舞這朵民族百花園中的奇葩一定會開放得更加鮮豔奪目!”(《紫荆》杂志  高丽君  )